第(1/3)页 这就留下了操作的空间,也就是权力的寻租:今日,我举荐你的儿子;明日,你的儿子推荐我的孙子;后日,我的孙子再推荐你的儿子。 虽然官员有三互法的限制,但是仍然难免会在地方形成盘根错节的关系。 门阀大族,也就一日一日地形成和诞生了。 所以,选拔人才不只是士族向朝堂提供治国的人才,更是朝堂对权力的一种分配。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让儒学成为了评判人才的主要标准;而察举制又打破了原有的世袭官员制度。 在这两项举措之下,孝武皇帝能够将天下的人才为自己所用。 但是也埋下了士族门阀崛起的隐忧。 就像夏侯胜他们,就是靠着贤良文学这一特科露头,进而在盐铁会议上发迹,最后得以在朝堂上站稳脚跟的一股力量。 他们还没有完全与地方的豪门大族结合在一起,根基也还不深,但是此刻已经展现出了一定的凝聚力,如果仍由这样发展下去,大汉最终仍然会逐渐走上门阀林立的老路子。 一旦地方的权力高过了长安的权力,那么危机就来了。 刘贺要避免大汉在条老路上走下去。 当然,冒然破除察举制是不可能的,因为这相当于是立刻动了地方高门大族和儒生的利益。 但是,刘贺可以在原有的察举制上进行一些改革,尽可能地扩大掌握知识的群体,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大汉权力分配的过程中,以此来稀释掉豪门大族的能力。 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刘贺要走的路很长,但是至少有三件事情,可以先做一做。 那就是造纸术、印刷术和规模更大的官学。 扩大官学这一条,所费甚重,但是造纸术和印刷术,却可以先小范围地试一试。 刘贺本想等昌邑国的郎官们来了,再开始做这两件事情,但是此刻,有些等不及了。 他要提前做一些准备,等他们来了,就可以提前将此事迅速地推广开。 …… “樊克,立刻将少府乐成大人找来。” “诺!” …… 片刻之后,乐成就冒雨赶来了,对于天子的命令,乐成现在总是不遗余力地完成。 而今天,乐成来得更是格外地早——杨敞已经被罢官了,丞相之位如今空置,不知道有多少人盯着这个位置。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