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有了官衙,当然还得有印,天子用的印自然本来是皇帝玉玺。 但是传国玉玺此刻在尚书署,由霍光掌管。 刘贺虽然觊觎已久,但是却还不能光明正大地拿过来使用——那代表着大汉帝国绝对的权力,是霍光绝不可能放手的。 “那仲父觉得朕以后应该要用什么印呢?” “陛下可以用自己的私印,当然也可以另刻一枚门下之印。” 刘贺想了想说道:“我大汉的官名与府衙名向来都是一致的,朕开的衙既然是门下寺,那么朕的官职自然是门下,所以最好还是用官印把,劳烦仲父为朕专门篆刻一枚门下之印。” “陛下放心,此事交由老夫来办即可。” 既然开府建衙了,那么很多事情刘贺就都可以自己来操持了,许多事情都更为名正言顺。 任用何人为属官、给他们什么品秩、发放钱粮多少,自然都可以仿效大将军府或者丞相府的成制——刘贺就能招揽人才了。 但是当下,还剩下最重要的一件事情,那就是明确划定门下寺具体该管的朝政。 前几日,霍光倒是已经与刘贺大致说过了,但是刘贺想要在今日具体敲定下来,以免日后生变。 头一个划拨给门下寺的衙署是原属于太常寺的太学。 不只是太学,连同各郡国学,各县道邑侯国的校,乡里的庠序,全归于门下寺管辖。 除此之外,未央宫专门藏书的石渠阁和天禄阁自然也一同划归到了门下寺。 “陛下,管理太学和各郡国学,那可是要与全国的儒生打交道的,这可是一件繁琐的事情,有一些儒生不好对付。” 霍光并未将所有的话都说话,言下之意其实是担心天子的学识不够,难以获得儒生的信任。 “大将军放心,前几日,朕在昌邑国的王傅王式也来了,有他襄助,应该不成问题。” “嗯,老夫知道王式的文名,德才兼具,又是经年的儒生,在儒林颇有名望,只是老了一些……” “不打紧,王傅其实老当益壮,还能任事,朕会再派年轻的能吏担任太学丞,辅助王式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