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下诏擢蒲类将军赵充国为卫将军,仍任兵部尚书;擢骠骑将军韩增为兵部御史。” “唯!” 刘贺飞快地说着,侍中樊克早已经做好了准备,飞快地草拟着天子的诏令。 如今,刘贺只管在温室殿下诏,从草拟诏令到下发诏令,都有人负责,比以前要容易许多。 这就是皇权的加强的表象。 皇帝还是这个皇帝,帝国还是这个帝国,玉玺还是这方玉玺,朝臣还是这些朝臣…… 但是权力却发生了转移。 大汉的皇权的上限和下限都非常高,需要皇帝借助一次次朝堂的斗争去夺取。 今日下了这些诏令之后,许多事情就都有了眉目。 那几万投降的兵卒日后如何返回原籍,犯了谋逆的军侯校尉押回长安后关押在何处,留在北地、安定两郡的韩增和赵充国两人马是撤是留…… 这些具体的事情都有六部的尚书和御史丙吉和张安世去安排。 经此一乱,南军和北军——这两支大汉最能倚重的禁军,损失了五成的人马,段时间内更不可能得到刘贺的信任和认可。 于是,他又立刻下了诏令,抽调关中各陵县精干的亭卒到长安来,依托留在长安的那数千南北军重新搭建起禁军的体系。 南军和北军中的普通兵卒多数只是服役一年的正卒,哪怕全部替换,也只会让战力暂时有所下降,来年恢复并不是难事。 “诸位爱卿,如今大局已定,但还有许多事情要处置。” “重中之重就是给霍氏一门一个结果。” 卷入此次谋逆之事的人,大部分都有了“着落”,但是仍然剩下一个最难啃的骨头,那就是霍禹。 “几日之后,霍会与其余的校尉君侯一齐押回长安,等他到长安之后,朕再与诸为爱卿议论此事。” “唯!”众人连忙应答。 “这几日,霍光在大将军府后宅里可还安分?”刘贺问道。 “王府君率剑戟士在大将军府后宅日夜寻防,并没有发生任何意外,大将军很安分。”张安世回答道。 刘贺注意到张安世仍然将霍光称为大将军,而且难掩敬畏,于是就有一些隐隐的不悦。 那日,刘贺在大朝议上当众下发囚禁霍光的诏令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叫霍光大将军或者仲父了。 但是,朝堂上下仍然有许多人改不了口。 一是惯性使然。 二是刘贺未下明诏撤其大将军之职。 三是有许多远离朝堂中枢的人不知朝堂发生了变故。 “还有十几日就过年了,诸位爱卿还要再苦一苦,累一累,为霍党之事收一个尾。” 天子体谅臣情,但张安世等人哪里敢懈怠和托大,连连表示此乃职责所在。 而他们自然也听出了天子最后那几句话的深意,都知道那被关在大将军后宅里的大将军霍光是活不到来年了。 “众卿退下吧。” “唯!”张安世等人离开了,刘贺立刻就对樊克说道。 “将韩德送来的这几份奏书再誊抄一份,朕有用处。” “诺!”樊克不多问,立刻就动手抄录了起来。 “韩德,待樊克抄好之后,你就将奏书送到大将军府后宅去,交到霍光的手中。” 刘贺想了想,又加了一句话。 “莫要忘了,还要把范明友那些人的人头带上,让霍光在看一看他的乘龙快婿!” “唯!”韩德答道。 此时,刚刚还远在天际的那一片云彩飘了过来,更是已经从白云变成了乌云,恐怕这长安的天,又要变了吧。 求订阅!(晚点还有一个3k章)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