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那些儒林耆宿确实很棘手,但是普通的儒生,未必不愿意行这科举制,说不定他们与天子所想一样。”王式开解道。 刘贺默然不做声,他明白王式所说不虚,如果天下儒生真的如铁板一块,又怎么可能学派林立呢? 在原来的时间线上,儒学或者说经学完成最后的合流和统一,也是由皇权来主导的。 “只是要做此事,陛下可能要担一些风险……”王式有些苍凉地说道,言语之中有藏不住的忧虑。 “什么风险?” “若是此事败了,陛下的威严会受损;如果陛下赢了,恐怕会背上‘焚书坑儒’的骂名。” 刘贺咀嚼着王式的这句话,不由自主地将视线转向了殿门处。 坐在此处向外看去,只能在殿门的上半部分看到一方窄窄的天空——其余则被远处的宫墙屋檐遮住了。 以前,刘贺觉得这未央宫像是一个巨大的监牢,现在再看,则更像是一个深不见底的枯井。 目之所及的那一片湛蓝的天空,就是枯井的井口。 未进入这枯井时,刘贺还会幻想在史书上留下一个好的名声,至少后来人会给自己一个庙号。 但是久坐枯井中,井外的天地早已经是另外的世界了,和这井中的方寸之地又有什么关联呢? 至于微末的身后事和身后名,就更无关紧要了。 始皇帝横扫六合,一统中原;书同文,车同轨;定度量衡,行郡县制;修驰道,建长城…… 短短几十载,为天下做了不知道多少的事情。 但是在之后的千百年里,不知道有多少人咒骂始皇帝是暴君! 直到儒生和儒术真正衰落下去,始皇帝才得到了正名——始皇帝都能被正名,刘贺又何惧哉。 “王傅真的认为天下人会说朕是暴君吗?”刘贺问道。 “至少有一些人会这样说的。”王式如实答道。 “知我罪者,唯其春秋。”刘贺再次用仲尼的一句话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陛下恕老臣妄揣圣意了。”王式连忙谢道,他听出了天子的决心和果敢,很是动容。 “王傅,此次辩经犹如领兵作战,你是朕的军师和先锋,朕想听你说说如今的战局。”刘贺将话题引回了正题。 “陛下垂训即可,老朽定然是知无不言。”王式回道。 “朕现在想知道,朕的敌人到底有哪些?”刘贺问道。 刘贺知道面对的敌人是天下的大儒,也知道天下大儒又分为各家各派,但后世的史书对此所记甚少,他并看不清全貌。 “陛下是想知道概貌,还是想知道细节?”王式笑道。 “简明扼要,深入浅出,自然是最好的。”刘贺答道。 “老朽明白了,那恐怕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完的,老朽想让陛下赐茶。”王式突然正色道。 求全订!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