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熙熙攘攘,有数百人之多。 几乎将石渠阁这冷清的地方堵得水泄不通。 “臣等问陛下安。” 在这排山倒海的声音之下,所有人都齐刷刷地拜了下去。 刘贺在樊克的搀扶下,从步辇上走了下来了。 他向前走了一步,那和煦的春风夹着一缕朝阳扑面而来。 如此生机勃勃的气息,岂不就是大汉明日的模样。 刘贺深吸一口气,接着就走到了人群的前方。 用帝王特有的冷漠而又平静的语调说道:“众卿平身,与朕一起进石渠阁吧。” “诺!” …… 石渠阁有七层,二十一丈高,下敞上窄,甚是雄伟。 占地虽然不小,但因为内部多了许多的柱梁,所以空间并不宽敞。 即使是最宽敞的第一层,也仅仅只有寻常衙署的正堂大小,却不如温室殿,更只有前殿的四分之一。 再加上东西两侧都是层叠的书架,这又占去了极大的一部分空间,因此空间更加紧凑局促。 先是天子入阁,而后众儒生入阁,在天子的率领下,众人向阁中上首位之后的孔子画像进行祭拜。 祭拜的过程虽然非常简单,但是众人的敬意没有任何的懈怠。 当一切的前序都做完之后,一众君臣才终于是陆续落座了。 当刘贺和一众大儒被“塞入”这正堂之后,此处就更加拥挤了。 众人的位置虽仍是尊卑有序,但是相互之间的距离却也拉近了许多。 尤其是儒生和儒生之间,几乎已经挨在了一起。 还好,天气尚未变得炎热,否则此间并不是一个久待的好地方。 除了天子、儒生、书佐吏员之外,内阁大学士和九卿二府及列卿也都在石渠阁有一席之地。 只不过,这些平日高高在上的两千石朝臣,今日也不是主角,所以坐榻被安排在了靠近门口的地方。 至于那些跟随众儒生而来的弟子和奴仆,就更是只能在院外席地而坐了。 他们能参与这石渠阁辩经的大事,本就是一件荣耀,不能入阁,也都心满意足了。 落座之后,自然就是君臣见礼。 先是所有的儒生全部上来行礼,等一齐退下之后,那些第一次与天子相见的儒生又逐个再上来向天子问安。 孔霸、严彭祖、蔡千秋、施雠、孟喜…… 他们对天子的情绪非常复杂,有些是怨恨,有些是敬仰…… 但不管他们心中想的是什么,此刻的神情都是至恭至顺的,没有任何的忤逆和不满。 就像那孟喜,平日里不只一次地大呼“大汉亡于科举,亡于通行版儒经”,似乎心中的愤愤之情如江水绵延不绝。 但是今日,他下拜请安的时候,那腰背却弯得比任何人都要恭顺。(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