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到了东薪郡,距离浏阳郡就不算远了,使团乘坐的船只和运煤的货船一起走了三天,终于一起到了浏阳郡的码头,不过运煤的船没有停下,而是继续向上游走了,知道汉部落的人不会告诉她,汤瑶也就没有去问,招呼着使团的众人收拾东西准备下船。 汤瑶好奇地叫来姜池那个族兄,然后向他询问船队的去向,还有上面的东西。 他们汤部落可没什么大家闺秀的说法,汉部落的风气也很开放,女人同样可以上学接受教育,和男人同桌吃饭也是没问题的。 “这样啊,那好吧。” “哦,好,那个我能不能问一下,那边那个是汉部落最大的船吗?”汤瑶回过神来,还是忍不住的指着不远处那艘巨船问了一下。 堆成小山一样的黑石头从这里的码头被装上沉舱型货船,然后和他们一起继续北上,听说这些黑石头都是要送到别的郡去用的,汤瑶就更加好奇了,难道这也是可以炼出金属的某种矿石? 而且让他们更为吃惊的是,在码头北边稍远一点的岸边,那里还有一条单独的栈桥,此时的栈桥边,一艘看起来超级庞大的巨船正停靠在那里,数不清的工匠正在上面忙碌着。 虽然没人告诉她那到底是什么,可是光从外表上看,那些石头就有金属一样的反光,再加上汉部落的人还不愿意解释,她就更加肯定这种想法了。 好一番折腾过后,使团的众人又被领去吃大餐了,这倒不是汉部落瞎大方,对于招待外部落使节什么的,虽然汉部落还没什么明文规定,但也是要看对方的实力来进行不同的招待,像是汤部落这种地盘大,人口又多,而且以后很可能会成为自己人的部落,招待起来当然要大方一些,要是那些主动前来投奔的小部落,就不是这种招待方式了。 汤瑶听的两眼放光,原来汉部落用来拉车耕地的牲畜就是从那里弄来的。 等再往北边走上几天的水路之后,两岸早已被皑皑的白雪覆盖,冬天的风很冷,但是对于帆船来说却也是好事,强劲的寒风就代表了强劲的动力,帆船飞快的驶向北方的河流尽头。 屋子里的格局,还有全木制的装修,哪怕是面前很普通的桌子,都能让她觉得巧夺天工。 当然,这些新奇的吃法还不是最吸引汤瑶的,其实更让她好奇的还是大厅里挂着的那些吊灯,为什么明明是晚上,汉部落这里却能将屋子照的亮如白昼,这简直犹如神迹。 汤瑶有些失望的点点头,然后就坐在船舱的舷窗处看着外面的景色,很快就再次高兴起来。 “使者可会用筷子。” 汤瑶闻言更加震惊,才几年的时间,汉部落就造出来那么多的船?这真的让人不敢想象啊。 大树坐在桌子对面亲自作陪,用公筷往锅里下了很多肉和菜,这才对汤瑶招待起来。 姑侄俩商量完了出使的各项事宜,另一边的使团成员也准备的差不多了,人不多,总共只有六十人,除了带队的汤瑶之外,还有汤瑶的母亲随队照顾她,三十多个铁匠和农夫代表,都是准备过去学习技术的,剩下的二十多人全是孔武有力的武士,负责使团的安全。 她是个好奇的姑娘,在汤部落虽然也经常出门寻找野生的药材等植物,但还从来没离开部落那么远过,这次乘坐汉部落的帆船离开,她才知道原来这个世界竟然有这个大。 汤姬听完愣了愣,要知道药材的种植培养技术,还有治病救人的方法,很多都是只有汤瑶自己才知道的,她居然打算拿出自己这些最宝贵的东西,去给汤部落谋福利,从这点不顾私人利益,把部落利益放在前面的精神来看,汤瑶确实已经有了可以成为首领的品质。 见汤姬又要啰嗦起来没完,汤瑶赶快打断她,然后说出了自己想法。 “抱歉,我不能带你去,我的任务就是把你们带到浏阳郡去,而且没有命令的话,我也是不能随意去开源郡的,如果你真的想去的话,等你见到了我们首领,可以直接问我们首领让不让你去。” “现在是最大的,不过以后肯定还会有更大的,而且时间不会很长,因为我听部落里那些老人们说,我们汉部落开始造船也没几年的时间。” 红泥的小炭炉往桌上一摆,小铁锅往上一坐,红彤彤的辣椒和牛油在锅中翻滚,桌子上摆满了各种稀奇古怪的配菜,重新泡发的干蘑菇,冻的都是气孔的豆腐,状如麻布的豆腐皮,还有猪血做的红豆腐,白色半透明的芋头宽粉,形似朵的木耳,切成薄片的牛羊肉,还有一盆地窖里弄出来的白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