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航展(中)-《挖到一艘宇宙战舰》


    第(2/3)页

    这些老员工不爽他们,也在情理当中。

    程老作为新老两代客运飞机的首席设计工程师,也是凤凰航空制造公司CEO,理所当然的,成为了这一次试飞测试的指挥。

    首先,他带领众人先行考察了整架飞机的构建和布局。

    从整个飞机的外观来看,他和朱雀号相差不大。

    机身整体采用标准三级客舱布局,最上层和中间层,可搭载1400名乘客,最下层可搭载600名乘客。

    两边弦侧的玻璃窗,全部采用了内置式无缝镶嵌,大大减少了风阻。

    机身前后各有一个舱门,因为载客人数太多,这样就能够提高乘客上下机效率。

    机舱门自带铝合金电梯升降系统,顾客在上下飞机时可以更加方便,省力。

    电梯两侧均带有炸药检测系统,远距离红外检测系统。

    这是姜大邺强烈安装的,是为了预防以后欲演欲烈的恐怖组织的猖狂行为。

    也是为了防止某些敌对势力或者利益集团,不顾一切采用的极端行为,进行栽赃陷害。

    这两套系统都是振远护卫公司旗下的安防研究所创造出来的。

    恐怖分子为了达到偷袭或者劫持的目的,一般会采用比较难以被发现的危险物品进入机场。

    C4塑胶炸药就是最常见的一种,在很多影视剧中我们也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危险道具。

    C4塑胶炸药主要成分是聚异丁烯,用火药混合塑料制成,外形就像用来烘烤面包的生面粉团。

    它是一种高效的易爆炸药,由梯恩梯(Tex和白磷等高性能爆炸物质混合而成,可以被碾成粉末状,能随意装在橡皮材料中,然后挤压成任何形状。

    如果外边附上黏着性材料,就可以安置在非常隐蔽的部位,像口香糖那样牢牢地黏附在上面,因此被称为残酷“口香糖”。

    通常这种类型的塑料炸弹由于隐藏性好不易探测,机场的安检系统也很难检查出来。

    而现有的炸弹探测装置十分笨重且造价昂贵,在民航客机上安装很不现实。

    安放研究所的实验室研究人员已研发出一种成本低廉的塑料炸弹探测器,它能在短短几秒钟之内断定探测目标中是否含有炸药。

    该探测器的核心是仅有180微米长、25微米宽的V字型硅悬臂,研究人员曾采用这种微型悬臂探测诸如DNA和蛋白质分子。

    经过改进,它可捕捉到组成炸药的两种非常典型的化学物质:太安(PETN)和黑索今(RDX)。

    研究人员将微型悬臂的表面涂上一层金,然后再添加一层极薄的、通常可与PETN或RDX结合的酸。

    当把微型悬臂放在含有微量PETN和RDX的气体中时,PETN和RDX分子会附在悬臂表面并发生化学反应,引起悬臂像“跳板”一样弯曲。

    研究人员用激光可测出悬臂的弯曲度。

    通常,探测目标中炸药越多,悬臂的弯曲度越大。

    在一项试验中,该探测器能在20秒内探测出空气中含量仅为万亿分之十四的PETN分子;在25秒内探测出含量仅为万亿分之三十的RDX分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