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继续说服-《高唐弃子》


    第(2/3)页

    南朝之事,绝对不是随便提起的,自然是裴范先有意为之。

    后世学界对唐朝的经济状况有着深入的研究,学者们得到的结论便是,中唐以后,大唐的经济秩序有一种南朝化倾向。

    而这种倾向是表现在多方面的,在恶钱方面来看,铜钱的流通在古代实际上是经济发达的一大标志。

    在许多还未开化的地区,以物易物还是主要的社会形态,即便有钱币通商贸易,流通度也不能和大唐相提并论。

    这种情况也同样发生在南朝,南北对峙的时期,相比北朝,南朝的经济制度更发达。

    社会上广泛流通的是各种钱币,南朝已经形成了用铜钱来支撑征战的体系。这本是一种先进的制度,但南朝却在两方战争中屡屡失败,最后被来自北方的杨坚统一。

    这是为什么呢?

    都是因为不足的铜钱铸造能力与战事互相拖累,战事太多,一个社会的经济体系肯定要受影响。

    首当其冲的便是铸币事业,与现代通行的纸币不同,古代各个国家使用的钱币,不管是铜币、银币还是金币都需要矿物质才能铸造,要铸造就要开采矿藏。

    可是古代的开采技术有限,效率也不高,没有稳定的社会秩序,便无法维持正常的铸币活动。

    百姓们社会生活之中使用的铜钱都不够,更不用说敞开了量供应前方战事了。

    两厢对比看看,安史之乱之后的大唐,情况是不是和南朝很相似,旷日持久的战争,被摧毁的铸币体系,尚武精神的消磨,这些都是一样一样的。

    所以,裴范先才预先就在这个咸亨年间把打击恶钱问题提出来,现在距离安史之乱还有几十年,处理得当的话,或许还可以间接避免一大灾殃。

    裴范先从恍惚中回过神来,这才发现,对面的老奸贼,一双眼睛正盯着他瞧,一动不动。

    这人怎么还没走?

    都已经点拨到这地步了,他难道还不满意?

    “好侄儿,那你说说看,我们应该在什么时候去渡口拦截恶钱入京?”

    裴范先眨眨眼,老奸贼不愧是老奸贼,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说起这个问题,他也有些犯难。

    “阿叔,这件事还需要我们两个共同商议。”

    “共同商议?你没想好?”裴炎很奇怪,他老人家今日特地登门造访,就是为了吃现成的。

    裴范先沉重的点点头:“这是个两难的事,并不容易解决。”

    “现在我们还没有铸出新的钱币,准备不足,如果贸然去收缴恶钱,必定会在两京引起动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