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武义之师-《大唐之刃》


    第(2/3)页

    “武义,你觉得应该怎么打?”

    “这?”,他懂了,这是教自己呀,“我记得姐姐说过,吐谷浑虽然人不多,但很能打,而且机动性非常高,想要堵住他们必须多路合围。”

    李靖点点头,“这只是其一,此地多山,道路崎岖,大军很难展开,而且想要围堵必须要知道他会向哪里逃。”

    “请李相教我。”武义不懂,不懂就问。

    “听阿毛说,你读过不少兵书。”

    这就有点尴尬了,他是读过,但“不求甚解”。

    “读过一些,《孙子兵法》、《吴起兵法》都有一些了解。”

    “恩,阿毛说过一些你的观点,虽然不全对,但也无大错,只是领兵不是领一人一队,最主要的,你要给手下将军以信心。”

    自己说过什么自己都忘了,“晚辈懂了。”

    李靖捋了捋胡须,他对武义的态度很满意,“用兵在正也在齐,正齐相结合,才是取胜之道。兵者诡道也,和为诡?就是齐,出其不意,想敌人所不能想,做敌人所不敢做......”

    武义听的很认真,这真的不一样,和姐姐说的有很大不同,此时他才明白,李靖已经到了另一个层次。

    “兵书战策是死的,人是活的,你要懂得如何运用,都知道知己知彼,但你要真的去做,知己容易知彼难,但这个知己往往被人所忽略......”

    默默的记,细细的想,令人受益匪浅。

    武义想了很久,直到全部想明白,如今再看李靖不一样了,直弟子礼,拜谢李靖。

    而李靖没有躲闪,受了这一拜。

    “隋炀帝百万大军围剿吐谷浑,虽然胜了,但损失惨重得不偿失。”

    有意思,武义顺杆爬,“那要是老师你呢?你怎么做?”

    李靖捋捋胡须,“给我八万人足以,吐谷浑的逃跑路线只有两条,一是党项,二是沙漠,如今党项人已经归附大唐,那么他就只有一条路可以走,只要提前派一队偏师堵其退路,大唐必胜。”

    这也要八万人?武义以为给他两三万就够了呢。

    “你不信?”

    “没有,只是一个小小的吐谷浑,用得着如此大动耽搁吗?”

    “小?”李靖哈哈大笑,“你们这些孩子呀,都有一个毛病,以为解决了北方我们就无敌了?没有人是傻子,既然要打,就必须全力以赴,如果输了,丢的可不是你的脸。”

    他这么说武义就懂了,当今陛下可是要做圣君的,敢打败仗?一撸到底都是轻的,看来大家都挺了解李世民,爱面子啊。

    “领兵第一步就是知己,然后树立威信,令出多门是大忌,你要切记。”

    “是,老师,你打算什么时候走?”

    “明日”

    “明日?”这也太着急了点,“那后续的戏怎么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