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当他射出箭后,连忙向曹仁确认情况,但是当他听说并没有射死那几个人后,夏侯惇不禁感到遗憾,夏侯惇不知道,其实他并没有射偏,而是准确地射中了曹仁所指示给他的方位,分毫不差。 但之所以夏侯惇的箭只射伤了那几个人,而没有杀死任何一个,是因为曹仁不想再伤人命,所以在指示夏侯惇方位之时故意指向了那几个人的手臂位置,既能及时解救曹操和夏侯渊,又不至于杀了他们,可谓一举两得。 但夏侯惇却不是这么想,当他得知有人想要杀死曹操和他弟弟夏侯渊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将这些有威胁的人通通杀死,以绝后患。 所以当他从曹仁口中得知自己射出的箭竟然连一个人都没有杀死后,对自己的无用感到懊恼。 此时只有曹仁深知夏侯惇的箭术丝毫没有因为他看不见而有所下降,相反,他能在骑着马且完全看不见的情况下,仅凭曹仁一句话,就能在五六十步之外精准地连续射中三个人,这箭法,就连向来对自己武艺自负的曹仁也感到自愧不如了。 话说汉代对于弓箭手的要求不同于一般士兵,能射五十步者即达到标准,但如果能超出标准者,就将受到优待。 以强弓手为例,能拉开一石的硬弓,并且射出百步者,既为强弓手,达到这种标准的弓箭手,在战时的部队中是很受重视的,要知道,当时汉朝边境有许多少数民族,他们大多好战且善战,这其中以游牧民族匈奴最为强大,汉朝建立之初,高祖刘邦便被匈奴围困于白登山中七天七夜,几近溃灭,后得刘邦谋士陈平献计,以重金贿赂匈奴单于冒顿的爱妾阏氏,才得以脱困。 此后的数百年间,匈奴一直是威胁着汉朝边境的巨大隐患,每隔一段时间,他们便会袭扰汉朝的边境城镇,甚至是大举进攻,这给汉朝的安宁和稳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所以一直以来,汉朝历代有为的帝王都以能平定匈奴的威胁视为毕生之愿。 但即便强盛如汉朝,且历经几百年时间,这个边境大患也一直没能彻底清除。 究其原因,除了匈奴是游牧民族,常年随着草原的牧草变迁居住地,居无定所外,他们强悍的战斗力也是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这些生活在大草原上的游牧民族,自幼就擅长骑马,可以说,骑马对他们来说,就像吃饭走路一样轻松自然,说的夸张点,他们甚至能在长度跋涉之后,一边骑着马,一边吃饭睡觉恢复体力。 正是因为如此,他们在马上射箭也变得轻而易举。 匈奴的骑兵,既能骑着马快速移动,又能使出高超的箭术。 和骑马一样,射箭也是匈奴人自幼必学的生存技能,他们在四五岁起就开始学骑马,当学会骑马之后就开始学习射箭狩猎,所以匈奴人的骑射之术要比普通的汉朝士兵要强得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