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曹操自江陵东下至赤壁,与孙、刘联军接战不利,暂驻军于乌林,与对方隔江对峙。 周瑜用诈降之计,命大将黄盖率小战船十艘,上装柴草,灌以膏油,船头钉上大钉,假称投降,向北岸而进。 至离曹营二里之处时,各船一齐点火,然后借助风势,直向曹军冲去,曹军大败,舟船被烧。 曹操无奈率军从华容道陆路撤回江陵,撤军北还中间被关羽逮住碍于情义才没被砍死。 赤壁战败后曹操采取一些措施,开始稳定起内部来。 建安十五年春,曹操下《求贤令》,说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提出不拘品行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目的是尽量把人才收罗到自己身边。 建安十六年,曹操开始对关中用兵,三月曹操遣司隶校尉钟繇率大将夏侯渊以讨伐汉中张鲁为名进兵关中。 关中马超、韩遂、杨秋等十部心生疑惧,一时俱反。 曹操立即派大将曹仁进攻关中,马超等人屯据潼关。 七月曹操率大军亲征关中,大败关中联军,马超等因之欲割地求和,曹操不允。 九月,马、韩等再次请求割地,并送任子以求和,曹操采纳贾诩的建议,伪许之,并再次大败韩、马军。 韩遂、马超败走凉州,杨秋则逃回安定,曹军阵斩成宜和李堪等叛将,关中自此平定。 十月曹操进军安定杨秋投降,曹操率军撤回,命夏侯渊督众将继续西征,在两年内,逐马超、破韩遂、灭宋建、横扫羌、氐,虎步关右,凉州地区基本平定。 建安十七年汉献帝准许曹操,参拜不名、剑履上殿如汉丞相萧何故事。 建安十八年曹操起兵号称四十万亲自南征孙权,次年正月曹军进至濡须口,攻破孙权设在江北的营寨,生擒其将公孙阳。 孙权亲率军七万,前至濡须口抵御曹军。 两军相持月余,曹操的水军作战失利。 由于春雨瓢泼、江水上涨,曹操见难以取胜,遂撤军北还。 同年五月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公,加九锡、建魏国,定国都于邺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