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 曹操的粉丝(六)-《女帝的传奇相公》


    第(2/3)页

    孙权评价曹操,其惟杀伐小为过差,离间人骨肉以为酷耳,御将自古少有。

    李世民唐朝二代皇帝,掀起玄武门之变,对于曹操都有非常高的评价,帝以雄武之姿,常艰难之运。栋梁之任,同乎曩时;匡正之功,异乎往代。

    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馀,万乘之才不足。

    王安石功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评价曹操名盖世知谁是,气力回天到此休。何必地中余故物,魏公诸子分衣裘。

    曹操对文学、书法、音乐等都有深湛的修养,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孟德新书》等书。

    其中《孙子略解》开创整理注释《孙子兵法》十三篇的先河,丰富和发展了蓝星华夏古代军事理论。

    兵以义动的战争观,因事设奇、任势制胜的诡诈论,注重后勤保障和加强水军建设的远见,颇受后世推崇。

    曹操的文学成就主要表当今诗歌上,当然散文也很有特点。

    曹操的诗歌有二十多篇,全部是乐府诗体。

    内容大体上可分三类。一类是关涉时事的,一类是以表述理想为主的,一类是游仙诗。

    与时事有某种关联的作品有《薤露行》《蒿里行》《苦寒行》《步出夏门行》等,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薤露行》《蒿里行》二诗,作于建安初年。

    前一篇反映何进谋诛宦官事败,董卓入洛阳作乱;后一篇写关东各州郡兴兵讨卓,又各怀野心,互相杀伐,在内容上紧相承接。

    诗篇以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地写出了这一段历史过程,因此被誉为汉末实录,真诗史也。

    《苦寒行》作于建安十一年,诗篇描写冬日太行山区的酷寒、荒芜、险峻,形象生动,同时也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感受。

    《步出夏门行》作于建安十二年征三郡乌桓时。

    该诗包括艳及四解,艳着重写了诗人出征时的复杂心情。

    一解观沧海,写进军途经碣石时的观感;二解冬十月、三解土不同,写归途中见闻;四解龟虽寿,写取得了这场重要战役胜利后的思想活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