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遗诏写成后,皇后与华讷、何劭共同呈给武帝,晋武帝看了以后不说话。 过了两天,晋武帝驾崩,杨骏便作为被委以后事的重臣,居住太极殿,将要入殡盖棺,六宫人员都出来举行告别仪式,而杨骏却不下殿。 安排了一百个武士保卫自己,不恭于朝廷,心怀不轨,从这时就开始显露了。 晋惠帝司马衷即位以后,晋升杨骏为太傅、大都督、假黄钺,统摄朝政,总领百官,杨骏怕皇帝左右的人说自己的坏话,便把他的外甥段广、张劭安插在晋惠帝周围作近侍。 凡有诏命,晋惠帝看后呈报给太后审查,然后才能发出,杨骏知道皇后贾南风性情凶悍,难于制服,很害怕她。 杨骏又培植很多亲党,使他们统领禁兵,这样一来公卿王室都产生怨恨情绪,天下之人无不愤然,他的弟弟杨珧、杨济都是有俊才的人,多次劝阻杨骏,杨骏不听,因而被废家居。 杨骏不懂古代典章制度,做事动辄违背旧典,武帝死的那一年还未过完,就改了年号,议论的人都认为这违背了《春秋》所载新君在第二年才改元正式即位的规定。 朝廷对这种失误有所醒悟,令史官抹去改元的记载,第二年正月再改年号。 杨骏知道自己没有美德高望,害怕不能使远近之人和睦悦服,就依照魏明帝即位时的例子,大开封赏,以取悦于群臣。 杨骏为政严苛而琐碎,刚愎自用,与众人不合,冯翊太守孙楚平素与杨骏关系较好,劝诫杨骏说。 公以外戚的身份,居伊尹霍光那样的要职,掌握大权,辅助弱主,应当学习古代贤人,做事公正诚实,谦恭和顺。 前代辅国重臣,在周代有周公召公,在汉代有朱虚侯东牟侯,都是皇室同姓,没有异姓大臣专朝政而能吉庆善终的。 当今宗室有被皇帝亲信重用的大臣,藩王势力也在壮盛之时,而公不与他们共同参与朝政,内怀猜忌之心,外树亲私党羽,灾祸不久就会降临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