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天难(楔子)-《明教志》


    第(2/3)页

    同其他孩子们一样,步弘在大水中失去了家人,此时的他衣衫凌乱不堪,脏乱的刘海粘在生有红癍的额前,直扎在睫毛上。在他身后背着一个熟睡的小姑娘,她四五岁上下,稚嫩的小脸上泪痕清晰可见。

    此刻大男孩听到步弘的呼喊声停了下来,却没有回头,只狠狠地喊道:“步弘,不要管我,别跟着!”说完即快步离去。大男孩名叫萧慕寒,与步弘同住萧家村,不同的是,大水过后他至少还有一个妹妹。

    步弘背着小姑娘紧赶几步,哭喊道:“那你妹妹怎么办?”

    萧幕寒依旧没有回头,强忍着哽咽,喊道:“我们是好兄弟!真儿交给你,替我照顾好她!”说完猛地挤出泪水,飞也似地跑开了。

    狂奔的身后,悲凄的叫喊渐渐微弱,直至再也听不到。

    阳光下,往事被抛洒开来,却没人能够拾到,一个失去父母的孩子,在这一次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也许,这条路不似其他孩子们一样的未知,包括他的妹妹。

    可能是太饿的缘故,他低头拱背,艰难地前行着,像是负有万斤犁头的耕牛,垂下的头发和残破的衣衫无序摆动着。似是没了心志,只如此一直走着。

    日起日落、云散云涌,不知走了多久,他终于停下,缓缓抬起头,额前汗水泉涌般渗出,一处暗暗的红疵正在额间。

    他双眼迷茫地看向四处,这里已不再熟悉,即便是道旁惨淡的树木也显得分外陌生,仿佛连风,都与家乡大不相同。他没去回味悲惨的身世,更没去想自己是多么的无助,甚至没有丝毫的想哭,只沧桑铁人一般走着,任林风吹着身体,搅乱头发。

    在踏入林道的那刻起,他已决定结束生命,由此才把妹妹托付给情同手足的步弘。只是,此时的他依旧没有想出要怎样死掉才好,只听家人说过一个故事:一个人一直走啊走,直到最后便累死了。

    再走下去......就一定会死了吧。想到这,他干裂的嘴角泛起了浅笑,似是又看到了爹娘的怀抱。

    在生命的最后,他向远方看去,路在前方已然结束,那里是一座大山,山脚立着一座牌坊,上书‘鼎云观’三个大字。一条小道穿过牌坊,盘旋着向山上延去。抬头看去,这壁立千仞的大山被满眼的郁郁葱葱缠牢了,半山腰,在那云飘雾笼处似是有香火缭绕......

    扑嗵——

    没及他看至山顶,身体便直直地仰倒在地。

    太阳渐渐西沉。

    残阳,吝啬地把最后一缕余辉洒向大地,盖在一个瘦小的身躯上,晚风肆意撕扯着破旧不堪的衣杉,他一动不动,也许,是如愿了。

    忽然,附近空气似有异动,半空凭地落下一人来,伴着光韵看去是一个身着法袍的道人。这道人身型十分消瘦,看上去弱不禁风一般,见他径直走至男孩身前,只一把便将他拢入怀里,而后没见有何动作,竟绝尘而去,顺着山路扶摇直上,直消失在山腰云雾中。

    ※ ※ ※

    每一个愿景都是美好的,但灾后残酷的烈日以及那弥漫四处的恶臭却是现实,对于孩童们来说实在难以承受,特别是当身上还背着一人。

    步弘与萧大哥分别后,背着真儿随大伙沿大道一路走去,在过了木桥不久后便掉了队。

    一路上他也曾休息几次,当看到几个孩子躺下就再没爬起来后,便不敢再作停留,因为他也不知自己究竟还能坚持多久,也许一下次坐下,便再没力气站起来。

    埋着头,他一步一步麻木地走着,双眼无神地盯着自己的影子,几乎快要睡去。

    “娘......”

    背后,真儿的声音把他从昏沉中惊醒,他猛摇了摇头,打起精神,回头见真儿依旧安静地睡着,只是甜美的小脸又添了几缕泪痕。

    “她一定是想娘了......”步弘喃喃念叨着,继而向远方望去:前方,没有一个人影,身后也是。他屏住呼吸,想听到哪怕是一个微弱的哭喊声,却一无所获,如今他十分肯定,确是迷路了。

    “娘,我怕。”

    就在步弘快要失去信心之时,身后再次传来真儿的哭喊,此刻他想要回头去看,却发现脖子已不听使唤了。

    “真儿别怕,有我在。”步弘艰难地说道。

    “我要找娘......”真儿似乎听不进任何话了,只管哭喊,手脚不停地挣扎着,这看似微弱的动作,却成了压倒步弘的一根稻草。

    扑通——

    步弘脚下一软,歪倒在土路的斜坡之上,连同真儿一同滚进了道下树林,双双昏了过去......

    方才还晴空一派,不多时乌云便当空袭来,借着风势,逾加浓重,林间也顿时暗了下来。

    要下雨了。

    忽然,一道闪电撕裂云雾,曝亮整个天幕及林间。

    咔嚓——

    一声炸响,震彻天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