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 白蝶的最后记忆(14)-《巨神计划》
第(2/3)页
赵麟说:“不如这样,暂时先从每一个行业里选出一个人来,每天来参见会议,等制定好了规矩再做安排。您看怎么样?”
四子厚点点头,大家也都说好,随即推选了十个人出来,进入讨论的阶段。
第一条大家都同意,就是为了桃湖的安全,不能无故私自离开桃湖,不能把桃湖的情况泄露外面的任何人。
第二条是桃湖的子弟,到了年龄,必须入学读书习武。赵麟教文科,李龙教武科。文科学的是祖先传下来的经典,如果有人爱好诗赋,只要完成课程,课外的时间悉听尊便。读书只是为了明理,不崇尚雄辩。每天的课程都在上午,结束后即可回家,种田的种田,打鱼的打鱼。到了年满二十,也不考试分辨优劣,一并离开学校,自此以后是否继续学习,各凭心志,决不勉强。因为四周都是深山,野兽不时出没,虽然经过了多年的开辟兴建,设置了护栏,已经不像头两年那样厉害,但是现在依然随时随地,都有可能遇上。更是要提防有一天踪迹泄露,被外面的山民知道,前来侵害。所以,大家对于习武一事极其认真。每天的清晨,在湖边的广场上,村里的老老少少都来到这里习武练身;有兴致的人会相互切磋一下,当然不是为了争什么输赢,而是希望得到对方的指点。
第三条,废了主仆的名分。四子厚也是每天带着子女到天地里耕作劳动。李龙和赵麟虽然赞成四子厚的做法,但是每日仍来到他的家中做一些家务,再在田地帮助干活。四子厚拒绝了很多次,二人不接受,说:“我二人早已经发誓服侍您一辈子,这个是千万不能改的了!”四子厚没奈何,只得随了他们俩。
如此等等,列了一十八条大规,暂时按照这个执行。如果以后有删除或者增补,大家另行商议。
二十年之后,桃湖的人口增加了两倍。其中的原因一个是:桃湖土地广阔,几乎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们不愁吃喝。另外的一个原因就是:主仆的名分一废,成年的女婢与男仆都搬出去成家立业,一下多出来十多余户。天时地利加上人和,生育的能力自然随之增加,就连牛马家禽也分外的繁殖起来,真的是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富裕。
这时的四子厚已经七十多岁,又深思熟虑,觉着任凭着人口如此繁衍下去,虽然有这方圆数百里的沃野山泽之利,恐怕人数太多,良莠不齐,心志难一。头两辈人还好说,都是共度安危,互相扶持,感情至深,至于第三辈以下,难免人情渐薄,争端日起。如果再有人沉湎享乐,时间久了觉得桃湖无趣,羡慕起外面的城市繁华,私逃出去,走漏了风声,惹出祸端,未免会引狼入室,到时桃湖也难逃劫难。
于是十位长老一合计,又把村规重新改正:选出一位村长,任期五年。在任期当中,村长掌握着生杀大权,除了几条最重要的规矩,绝对不允许更改外,其他的都可以便宜行事。即使村长再是贤能,也只担任十年,以免一家独大,形成势力,鱼肉邻居。另外,再成立一个长老会,人数不限,条件是必须德高望重,众心诚服的。退位的村长以及有功于桃湖的,只要满足条件,都可以入会。长老会的功能就是辅佐村长,随时建议,兴利除弊,并有监督的权利。如果村长失德失职,长老会先是私下里规谏,如果不改,便召集桃湖的全体居民,说明缘由,当众辞退。如果是奸人造谣诽谤,村长可以自己辩解,由长老会查明真相。
至于刑罚,也是极为慎重。村长有行使体罚的权力,但是必须叫来犯事者家里的父母长辈,当面行刑。目的是为了使犯事者改过自新,所以村中不设监牢。按其所犯的轻重,罚到田里或者湖上去干活,半年,或者一年。同时还有将功赎罪的若干条款,只要表现良好,便可以提前免罪。
如果真是犯了十恶不赦、大逆不道之罪,除了村长集结全体居民进行公审之外,还需要通过长老会的复合,确认无疑后,才可执行,由其家长领回到家,按照情节严重,监禁在家里五年或十年、二十年不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