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七章 流言-《妇贵》
第(2/3)页
送行的街坊中,有一个大婶看不过眼,上前几步,扯了扯赵氏,劝道:“汪家嫂子,眼看着就要走远路,可不能生气了。秀芹那孩子,咱们都看在眼里,服侍嫂子一直尽心,虽则没和嫂子同回,可我听着那孩子刚才说的那几句话,却是不错。
咱们街坊也有一年多了,阿桥和阿桥媳妇都是好的。嫂子有如此可心的儿子儿媳,做个万事不操心的老太太不是挺好嘛。这是咱们这些人盼也盼不来的好日子呢,汪家嫂子,可要惜福啊。”
这个婶子说完,旁边有几个上了年纪的婶子伯娘的,也都跟着附和。
汪桥和周碧瑶连声向几人道谢,把赵氏扶上马车。小翠很有些羡慕的往秀芹离开的方向看了一眼,也忙跟着上去。
随着马车起步,赵氏委顿在马车车厢里,大病初愈的虚弱感再次袭来。
难道她真的错了?前几日,一向懂事孝顺的儿子,用那样的话指责她。今日,秀芹虽然没把话说的那么难听,可话里话外,却也认为她管的事太多。
那些没什么交情的邻居,说的居然也是这种话。难道她就是那种不懂惜福的人?听街坊那些人的意思,儿子儿媳、包括秀芹,都是好的,只差直接说她不好了吧?
她真的错了吗?
…………
天气越来越热,原州以及周边地区依然滴雨未降。皇帝和阁部几个阁老商议之后,已经没别的指望,一边派人去原州各地,核查各地粮仓的仓储情况,必要时做适当的赈济
京城这边也开始筹集可用财物,准备运往原州。力图在受灾地区还没有饿殍遍地的时候,提前控制事态。
朝廷的反应已经算快了,即使这样,原州地区也流言四起,声称,原本半年的旱情并不至于让次次灾祸严重到这种。究其原因,就在于皇帝刚愎自用,连年新建无用工程,造成赋税极重,把原州各地百姓家中仓储盘剥一空,才毫无抵御灾祸之力。
皇帝,虽不至于自大到,认为自己是少有的贤明之君,可比之前几代君主,却是强了很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