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被邵东怼了一句之后,刘牧非常不服气的瞪着邵东,“我们就事论事,既然讨论的是我的行为,那么就要参考我的意见。你们没有见到那些患者渴求解脱的眼神,但是我见到了,我知道他们需要的是什么!” “一个没有意识的人,根本就没有办法明确的做出意思表示,你所有的解释都只是你的妄想。如果你真的可以看到脑死亡的人类眼中的渴求,那么现在就不是我给你断罪,而是你给我断罪了。” 邵东毫不示弱的顶了回去,别说一个罪人,路西法之类的地狱大佬又如何。只要邵东占着理,就没有他不敢怼的人存在。 不过邵东觉得纳闷的是,这种明显没有定论的事实,怎么没有去源点地平线呢?按说刘牧的行为也许不符合现行的法律,但是刨除他那自以为是的态度,单看整件事情的话也不是一点分辨的余地都没有。 至少邵东认为在这样的事实情况下,自己有七八成的把握能够在源点地平线给他做无罪辩护。 地狱的规则是死亡有争议的罪人去源点地平线,没去就证明他该死。这个该死的范围要么就是生命走到了尽头,要么就是死的不冤枉。虽然邵东没有搞明白如何判定生命到了尽头,但是死的冤不冤还是能够分出来的。 总觉得有点蹊跷的邵东再次翻开忏罪录,上面记载的内容还是邵东之前看到的那些。翻来覆去的又看了几遍,邵东把目光锁定在劣迹斑斑这个词的上面。 按照邵东的经验,越是简单的记录,用词就会越考究。如果是他按照手中忏罪录那种对罪人生平的介绍的方式去记录事情,肯定是要精确到标点符号的。 所以劣迹斑斑这个词在邵东看来,就不止是一个形容词了,很可能还是一个量词,一个证明刘牧做了不止一次的量词。 对于一件本身没有定论的事情,叠加的数量并不能起到什么作用,那么这个词肯定不是用来形容和确定他杀死脑死亡患者的,所以刘牧还有其他的事情没有说出来。 这些没有说出来的事情,才是他该死的原因,也是蒙特一直没有说出来的事实。 “在你从医的生涯中,你还做过什么违背医德的事情吗?”邵东直接向刘牧问道。与其从蒙特那里套话,邵东觉得直接去问刘牧取得的效果会更好一点。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