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八十五 苏咏霖友情提示-《启明1158》


    第(3/3)页

    这个被保护的很好的女人从未想过有朝一日自己会面临国破家亡的局面,可以依靠的人要么死了,要么根本靠不住,她觉得自己是那么的无助,那么的悲哀。

    祖孙两个哭的凄凄惨惨也无济于事。

    苏咏霖亲笔信的内容很快传遍整个朝廷,人人都知道皇帝完颜亮的脑袋就在城外贼军首领苏咏霖的手上,只要他们愿意,就能看到皇帝的脑袋。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大部分人其实已经相信皇帝死了,大军败了,大金国完了。

    但是仍然有一些死硬分子依然不愿意相信。

    比如完颜亮留下来的两千细军,还有一些完颜亮的铁杆亲信,亦或是一些自尊心极强的文武官员,或者是一些死脑筋的老学究。

    他们出于各种各样的理由,出于各种各样的考虑,始终不愿意相信这件事情是真的,不愿意承认大金国真的药丸。

    他们集体叫嚣着除非苏咏霖把完颜亮的脑袋放在他们面前,否则他们坚决不信完颜亮已死,这绝对是贼军的计谋!

    对这些人其实没什么好说的,稍微有点理智的人都已经不会和他们为伍了,大部分人开始思考更加实际的问题。

    要不要主动投降?

    这是最严肃的问题。

    他们当然不愿意投降,但是苏咏霖既然开出条件了,就由不得他们不去思考。

    主动投降能活,不主动投降要死,苏咏霖说杀就杀,绝不食言。

    但是真的要主动投降的话,未免也太过于软弱了。

    辽东关中还有大金国的军队,辽东的军队眼看着就要来支援京城了,就这样投降了?

    投降之后,生杀予夺取决于苏咏霖,再不得自主,这对于高高在上惯了的金国权贵们来说,有点难以接受。

    所以他们依然在犹豫。

    这一轮威慑效力不大,取得的成果也就是把金国朝廷分为死硬抵抗派和保守谨慎派,双方各执一词,对于继续抵抗和干脆投降有不同的看法。

    但是毫无疑问的是,选择投降的人在这个时候还并不多,声音也并不响。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