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先杀一个郡守,再杀一只鸡,猴子就听话了!-《朕非汉废帝》


    第(2/3)页

    一时之间,魏相就多了一个“快刀魏”的诨名。

    韩不害的人头还没有开始生蛆发烂,魏相立刻就开始着手徙民之事。

    他先是从三郡的郡守府拿到了百万之家的名单,仔细核对一番之后,就确定了徙民的名单。

    而后,立刻就下发了徙民的命令。

    五月十二之前,各百万之家要上书所在的郡守府,自请转籍至平陵县。

    五月十五之前,各百万之家要自报各家所占田宅的数量、位置及估价。

    五月二十之前,各郡府派人核查各家田宅的数量、位置,并定下确价。

    五月二十五前,各百万之家需尽售原籍田宅,不得超出确价,未售出之田宅一律充公。

    五月三十之前,各百万之家需尽数开拔离开原籍,自迁往平陵县,逾期不离者,按流民处置。

    逾期不行手续者,所有的家訾全部查封没收。

    这命令将整个徙民的流程讲得清清楚楚,重要的时间点也精确了到了具体的某一日。

    之所以讲得那么明确,就是为了堵住这巨室大族的嘴,避免他们找出“不教而诛”这样的借口。

    这命令飞快地张贴到了各县人流来往最密集的地方,便于巨室豪门知晓,也便于普通人家知晓。

    毕竟,不只是要让巨室豪门卖地,还得让普通人家来买地:如此匆忙地卖地,价格一定不高,是普通人家拿地的好时候。

    为了不给那些巨室大族有任何一点推诿,魏相还派出了上百羽林郎,快马将这命令投递到各家中。

    这些巨室大族不敢在明面上反抗魏相,但是却将大门紧紧地关闭起来,打算来一个“抵死不从”。

    可这又怎么可能难得住魏相和昌邑郎、羽林郎呢?

    郎卫们直接将信绑在了箭头上,弯弓搭箭,射入院中,然后就拍马而去。

    信送到了,做不做就是你们的事情了。

    五月初七之前,所有应徙的百万之家全部收到了魏相的命令,没有一家一户被遗漏。

    而后,就是等待,或者说对峙。

    五月初九之前,河南郡无一户应徙之家到郡守府自请转籍,一千昌邑郎从城外营垒开入了雒阳县。

    五月十一之前,河南郡仍无一户应徙之家到郡守府自请转籍,昌邑郎分为十队,守在巨室富户聚集的闾里。

    当夜,昌邑郎枕戈待旦,利兵刃,彀弓弩,彻夜未离——其余两郡的首县,同样开入了昌邑郎或者羽林郎。

    五月十二,河南郡守府门前,排起了长龙,许多巨室豪门的家主,面色铁青地将自请转籍的上书送了过来。

    这最后一日的时间里,这九成以上的应徙之家全部都来认输了。

    别看这些巨室豪门之前闹得很凶,似乎可以将整个河内郡颠倒过来,完全没有任何要讲道理的模样。

    但是,当禁军的兵刃顶到他们脑门子时,他们立刻就变得乖巧了许多,一下子就学会了怎么讲道理。

    ……

    河南郡郡守府的正堂上,魏相正在翻看那些自请书,表情波澜不惊。

    在堂下站着的则是昌邑郎右都尉简寇。

    刘贺手下的亲信不少,但是能在一线冲锋陷阵的狠角色却不多,这简寇就是其中之一。

    几个月之前,简寇被任命为昌邑郎中郎将。

    如今昌邑郎一分为三,简寇就转任为昌邑郎右都尉——虽同为都尉,但是右都尉的地位最高,可以节制其他两个都尉。

    刘贺现在将简寇派到了魏相的麾下,自然是提前想到了此事的复杂和难以应对,所以才必须要有简寇这样的狠人出面。

    简寇那只独眼目不转睛地盯着魏相,等待着后者给自己下达命令。

    “其余两郡的情形如何了?”魏相问道。

    “刚刚收到传报,超过九成应徙之家把自请的书信送来了。”

    “那还剩几家?”

    “如此算下来,三郡之中,还有六七十家没有动静。”简寇答道。

    “你觉得都抄了,还是先抄一家?”魏相问道。

    “按先前的命令,自然要全抄,但是县官仁善,也许会想着再给他们一个机会。”

    简寇非常干练,从不会有任何虚与委蛇,有什么就说什么,这是他最大的优点。

    “县官仁善,你这句话说得好啊。”魏相说完之后,就将手中那些纸片扔回到了案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