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那这雒阳县里,还有几家百万之家,没有上这转籍的自请书的?”魏相问道。 “还有十家。” “最大的是哪一家?” “陆氏。” “看来,陆贾的后人要出来当这个出头鸟了。”魏相叹气道。 “正是。” 陆贾乃是太祖高皇帝时人,年轻时就投入到高祖军中,楚汉之交倒是没有立下大功,耀眼之时是大汉建立之后。 那时候,南越王赵佗自立为王,大汉肇建,无力征伐,于是派陆贾出使南越,软硬兼施,逼赵佗接受了大汉所授的南越王印。 陆贾不仅不怕南越王,而且也不怕“汉王”。 太祖高皇帝称帝之后,陆贾经常在圣前称引《诗经》《尚书》等儒家典籍,想让刘邦重视儒生。 太祖高皇帝听得心烦之后,直言:“我马上打得天下,要诗书何用!” 没成想这陆贾也是毫无畏惧,当面驳斥太祖高皇帝道:“马上得到天下,岂能在马上治理!” 随后这陆贾又引经据典,以商周和秦朝的兴亡为例,向太祖高皇帝陈述仁义的重要性。 一番高论之后,高皇帝竟然面有惭色,还命陆贾著书论述秦亡汉兴、天下得失的道理,以资借鉴。 陆贾遂著文十二篇,每奏一篇,太祖高皇帝都极力称赞,称其书为“新语”。 在后来诛灭诸吕的大事中,陆贾又立下了大功。 虽然陆家只是区区大夫,但是历经三朝天子,荣宠备至,受封赏极多。 百余年之间,陆家开枝散叶,从关中来到了河南,形成了一方巨室大族。 虽然家中没有再出陆贾那样的名臣,但是近百年来也出了几个郡守国相,县令郎官更不在少数。 靠着层关系,他们曾经获得了沽酒的经营权,赚了个盆满钵满。 几代积累,有钱有势。 本代的家主名为陆续,和魏相年龄相仿,当年就是他花钱买通人证诬告魏相滥杀无辜的。 陆续做事情滴水不漏,所以魏相平反之后,也奈何不了他。 除了这点地头蛇的本领之外,陆家还有一个最大的助力——刘德。 陆贾和刘德是姻亲:刘德之子刘安民所取的妻子是陆续小女。 这样算下来,这陆氏一族当真算是雒阳县的头号巨室豪门了。 魏相冷笑了一下,那今天就办这陆家吧。 执行了天子的诏令,又能把私仇报一报,一举两得,极其上算。 “这陆家的家訾有多少?我倒有些忘记了。”魏相问道。 “末将刚刚看过,家訾有三千万,光是耕地就有一千顷。” “比本官在任的时候竟然缩水了许多,这陆家的地,总不能都是下田吧。”魏相笑道,“本官在时,可不只这些。” 大汉田地的价格相差极大,一亩的下田不过一百钱,一亩的上田则要七八百钱。 陆家有一千顷的田,按照下田来算就是一千万,按照上田来算则是七八千万,相差及大。 这可不只是数目上的差距,还关系到每年要交多少算缗。 陆家的家訾一年就缩水了那么多,当然不是陆家遇到了什么大灾大难,而是在清算家訾的时候,动了手脚。 看来,半年之前,魏相一离开这河南郡,韩不害就和陆家沆瀣一气了。 “水衡都尉又能多拿几千万的赃款了。”魏相冷笑道。 “末将也是如此看的。”简寇干脆地说道。 “依你所见,这陆家到底能不能办了?”魏相再次问道。 “有天子诏令在,有魏阁老的命令在,陆家能办,而且能办死。” “好,派一曲的昌邑郎,把这陆家给抄了!” “唯!”(本章完) 第(3/3)页